完善资料,获得更多个性化服务
清华商学院分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清华经管)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这其中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清华经管的定位是“创造知识 培育领袖 贡献中国 影响世界”,五道口金融学院于2012年3月并入清华大学,是我国金融系统第一所专门培养金融高层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有“金融界黄埔军校“之称。
清华经管MBA分为全日制MBA和非全日制以及深圳金融非全日制3个项目!其中深圳的金融MBA是2021年9月18日刚刚开放招生的。
- 清华经管全日制MBA项目
这是一个全球MBA项目,是清华与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合作项目,基本是全英文教学 毕业后学生可以获得清华大学学位证书和MIT斯隆管理学院课程学习证书。学制为2年(18个月课程+6个月学位论文);大部分为全英文授课,部分课程为双语授课;上课地点在北京,学费为19.8W。如果申请成功且入读,此项目户口和档案可自选调入清华
- 清华非全日制MBA
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中高级管理者加速事业升级提供的高端MBA,30个月在职学习(含6个月学位论文),有寒暑假也可通过快速通道2年完成学业,上课地点在北京,有集中班和周末上课班。课程以中文授课为主,学费为36.8W。
- 清华金融MBA 深圳项目
这是清华刚刚开放招生的项目,在深圳开设的金融方向工商管理硕士项目,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联合培养。可以理解为湾区班,适合有金融背景的同学们考虑!学制为2年,在职学习,每月2-3次周末授课课程为中文授课,招生名额为30人,上课地点以深圳为主,学费为36.8W。
本着宁缺毋滥原则,因此请在合理范围内,尽量选择名校吧。
尝试解答题主顾虑的几个问题:
学费压力问题:MBA学费基本和市场热度是挂钩的,顶级的院校竞争激烈,学费也自然要贵。然而从我接触的大部分学员来说,这个学费还是算短期压力,大部分人是可以克服。而且这个不是无底洞,是一次性投入。除非实在太影响生活质量,否则建议不要因为学费放弃好学校。
担心考不上名校:我个人建议一定要参加提前面试,申请过程中用难度一般学校保底,然后冲刺名校。这样心里也有一些底了。当最后年底提交志愿时候,可以根据面试结果情况填。
名校的优势:
没什么好说的,名校的属性在中国几乎可以一直伴随你职业生涯。
另外,MBA毕竟有一个作用是混圈子的。因此越是名校,同学对你的加持也会越多。
当然也不能好高骛远,比如您第一学历是双非,在企业的工作经历也不出彩,年薪大约10万,GMATGRE一个都没考过,但是一定要申请清北复交,那只能说概率不大。
关于什么背景可以考入北大清华MBA,可参考我之前回答:
想要备考MBA的要求是你需要满足:
本科毕业满3年
专科毕业满5年
研究生、博士毕业满2年
只要你满足以上年限,那你是可以报考的。
在备考MBA中会有提前面试,不同院校的提前面试对考试个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学校越好的话对考生个人的学历背景和工作背景的要求是更高的。
比如清华大学的要求:
平均年龄:34.1岁
平均工作经验:10.2年
平均管理人数:36人因为不同的行业和职能特点,还有7%的2020级清华MBA项目(非全日制)学生没有下属人员。
平均年收入:76万(77%的人在30-100万之间)
教育背景:本科985院校比例59.94%、研究生(含博士)比例33.03%、海外院校比例3.36%。
如果想冲刺名校的话现在待业,机会不是很大。
但是如果只是想报考MBA的话,那你只需要满足以上年限,就是有资格备考的哈。
看过太多人问类似的问题,也看过太多专业的回答,今天我就不讲那些专业知识了,只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其实,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不管什么事,值不值得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对一件事,一千个人中前990个人表示觉得不值,那剩下的10个人就不能觉得值吗?
再说回题主,他给自己的一个总结:
跟大部分普通人一样上学工作,在同龄人中不算差劲但也不突出。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开始为以后的人生做规划才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发展可言,于是想寻求一个突破。
很明显,在报考MBA众多的人员中,题主的各项条件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首先,题主要做的就是了解MBA相关信息:报考条件、院校选择、时间、费用……同时,认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个考核,或找相关专业人士咨询。
如果题主只是在这儿问问大家的意见,我想说,大可不必!这不就跟小时候大家都想考北大清华一样无知吗?不管题主本人有多憧憬,也不管大家说得多天花乱坠,都不过是一场空谈。
有人很鼓励题主,也有人并不看好这个决定,但其实这些都没关系,不管别人分析得多透彻,最后的结果都可能因为题主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想法而改变。
“至少看起来是很顺利的,正常读书、考研失败后正常工作,没有什么太辉煌的可以拿出来说得事”。这是题主的原话。我不知道看起来顺利是什么意思?是说这个顺利只是别人眼里的?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题主对自己的总结很可能是建立在跟自己处于在同一水平或以下的人做比较,至于考研失败对题主来说是否遗憾已经不重要了。
作为MBA的过来人,我很感激自己做了这个选择,是MBA改变了我的人生。当然,对我而言,读MBA是在正确的时间点,做了正确的选择,所以我感谢曾经的自己。即使我没有因为MBA获得人生的成功,我也不会后悔。
因为在决定读MBA时,我也不能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所以未曾想通过它来改变人生。毕竟MBA只是工商管理硕士,而不是开启成功人生的钥匙。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课程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而老师也教会了我很多,还有很多其他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对那时的我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既然做了决定就要孤注一掷,不管好与坏,MBA只是一个结果,最差不过给人生增添一个遗憾。但事实上,在那期间的经历和眼界格局的改变,才是真正使我受益一生的东西。
对于题主的情况来说,这些价值是否匹配学费成本和时间机会成本,该如何做决定,则需要自己权衡。既然已经想要做一些突破,那承担一定的风险也是必然的。
同时,有一点也很值得我反思,在决定读MBA前因为我的拖沓让我白白损耗了不少光阴。想一想梵高,在他死后,他的作品才受到世人的赏识,可这些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也就是说,早一点或晚一点失败不会有太大差异,但成功不是。大家都说“要及时行乐”,而我觉得“及时成功”也很重要,哪怕失败,都要趁早。
年薪25万,下属1人,他靠什么通过了2020清华MBA第一批提前面试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哈,我是在工作第4年的时候入学了清华MBA(非全日制,就是可以一边工作一边上学的那种),当时我只是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基层(当然我是怎么在这么差的背景下申请上清华的,如果感兴趣可以看我之前整理的攻略)
清华MBA项目带给我最大的收获,首先是自信了,因为当时在同龄人当中我的学历背景其实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我在上学时候的一次跳槽工资就将近翻了整整一倍(从1万多到3万),直接从基层就到了中层岗;其次是视野开阔了,讲真以前因为一直在互联网公司,觉得互联网行业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最厉害的,但是当时班里同学其实互联网行业的只占非常少数,有很多来自很多传统的行业干着很多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工作(比如在非洲做矿产),让我瞬间就觉得自己是一只“井底之蛙”;最后是那半年的学期交换,我选了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gap了半年,这半年对我的整个生涯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我现在做出的职业选择很大程度上和那段经历有直接的关系。那半年的时间我开启了一段自我探寻之旅,虽然在耶路撒冷的半年我并没有完成这段探寻,之后寻寻觅觅数年,但是每一年我都感觉更加接近真实的我自己。这对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再来说说我老公吧,我老公和我一年入学的清华MBA,当时我俩谈恋爱我在申请就逼他也申请了一下,后来他真的非常感谢我当时逼这一把。他是从入学那一年开始创业,毕业的时候刚好第一个项目也成功合并收尾了,也就是说清华的3年学习刚好伴随了他的第一次创业之旅。清华作为母校真的超级给力,不但提供了很多孵化器的资源,还有投资的引荐,直接的资源匹配等等,最重要的是,清华MBA里的一些硬核课程,比如肖星老师的财务课,法律课程,战略课程,那真的是这边学完那边就能用上。现在都说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其中一部分也来自于创业者本身的背景和训练有素,清华的牌子在我老公的数轮融资中也是加分不少。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不想直接给答案哈,通过分享我和我老公的亲身经历,想必会引发一些你的思考。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我看来,在身体和智力上的投资,是人生稳赚不赔的两项投资,如果这笔钱不影响你的基本生存质量,WHYNOT!
MBA学费相对普通硕士而言,确实显得贵了一些,而且还在上涨。学费贵,还有那么多人攻读这也恰恰说明了MBA的价值。
MBA能够给你带来什么?从我读清华MBA的经历而言,我个人觉得读MBA,好处很多,可以明确的说有以下几点:一是系统的学习了管理知识,系统的而不是零星的杂乱的;二是开拓了视野,有时候一个老师的一句话就会使你受益终身;三是思维能力、演讲能力(有相应课程,作业要做presentation)、沟通能力都会有很大提升;四是结交一帮非常优秀的同学朋友,这是智慧资源。五是学历学位得到提升(这是最起码的,MBA一般都是严进宽出,基本都能毕业的);不确定的也有,比如:职业可能会转型(我们班同学之前学IT,技术的),毕业后转型做投资的,还有位数不少的同学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在比如,读了MBA之后,职务一定提升很快提升吗?薪水一定就很快增长很多吗?我觉得职务、薪水都会增长的,但是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存在不确定性。至于异想天开的情况,我觉得不切实际,不劳而获,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都是异想天开的。
当然来得及,学习从来都不晚。而且非全研究生报考要求是本科毕业满3年,专科毕业满5年,所以考在职研究生的,年龄都不会太小的。
以清华研究生为例:2021级清华MBA项目(非全日制)学生入学前基本数据:平均年龄:34.4岁;平均工作经验:10.5年
32岁正是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MBA面向的学生群体都是在职人员,工作经验也有,生活经历也有,更能很好的安排学习与工作生活的时间,而且也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是各个商学院都比较喜欢的,MBA培养的就是管理型人才,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一定的阅历,也没法做好管理。
而且,现在MBA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学费也是逐年增长,以武大为例,20年学费15万,21年学费,武汉16.8万,深圳和苏州研究院都已经涨到19.8万了,早考一年,学费都能剩下一大笔。
所以,想考就赶紧考吧,一耽误一年一年过去了,一直在想,也没做成,还不如努力一把,也就半年的时间了,好好备考,12月份考试,明年6月就可以拿录取通知书了。
建议读在职的。便宜一点的也好,拿文凭、学知识是一样的。我读了mba,也是挑感兴趣的几门课认真听,其他无关的随意,哪有那么多时间。
我认识一位脱产读清华mba的,回来开公司,劳动法都不懂,不给员工买保险,也不会处理公共关系,创业失败几次,现在做一些山寨产品勉强度日。
有人的地方就有上中下三六九,人脉关系不是上了课,理所当然就有的。
此篇回答写于2020年12月31日(byMBA择校专家)
为了不落下埋怨,我拒绝给你一个“标准”答案,不过我有一些思考,供参考:
划定分数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上线人数。比方说,一个专业只有10个招生名额,结果1千人报考,最终只能允许10个人过线才行。所以,从高往低按分数排名,卡到第10个人,分数线在那里就完了。本质上来讲,如果你落榜了,你不是被分数打败了,而是被人打败(淘汰)了!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人数。刚才说过了,我讲的“人数”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招生名额”、“报考人数”和“上线人数”。
1.招生名额
每年“招生名额”是“被安排”的,安排的多就是扩招,安排的少就是缩减。扩招也不是乱来的,高层肯定是做过需求调查的。被安排上的,基本能用得上。
2.报考人数
另外“报考人数”与政策(增加或减少招生名额)相关,如果政策扩招,我们可以预期报考人数也会增长(今年就是这个情况),但具体增长多少人,就得等报完了从统计数据看了(今年是341万,比去年多49万人)。
3.上线人数
我们再说说“上线人数”,以MBA为例,至少近5年来,全国考生笔试通过率基本稳定在25%左右。清华MBA通过提前面试考生笔试能力较强,笔试通过率要超过80%,绝大部分在25%左右,而且也有少部分院校10%左右。不是题难,是考生水平略差,或者MBA申请人都属成功人士,备考时间不多。
写到这里,我们已经简单讲了分数线、招生名额、报考人数、上线人数。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能准确掌握全国、高校甚至某一专业的招生名额、报考人数、以及以往上线率(或者上线人数),才算是有一些根据判断分数线。就算如此,我也想说,出错的可能性还是不小。
如果要我来说,我不敢说哪一个可能性更大,165、170、175、180分都有可能,也许你觉得这是废话。可我能说的也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刚考完试你一定挺辛苦的,要休息一下。有些事关注太多,改变不了结果,只会增加焦虑。耐心等待!祝愿过线!
MBA择校专家:请不要对MBA盲目崇拜!
MBA择校专家:一篇看懂“MBA提前面试”!
MBA择校专家:如何准备MBA提前面试材料?这篇算是说到重点了!
MBA择校专家:MBA笔试都考什么内容?
MBA择校专家:都说MBA笔试不难,为什么通过率只有25%?
MBA择校专家:考MBA,需要报辅导班吗?
在读的人,给你提个醒,可能你并没有意识到:学神并不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褪色,也没有意识到,MBA考试对学神来说,就是过场,是周末外出的一顿便餐,并不是考试,但对你,可能就是个大事。
你工作三年、五年,高中知识全还给老师。学霸工作十年,高中知识还剩下一半。更有甚者,学神工作十年,知识是还给了老师,但还的全是稀的,干货可一点没还。
举个认识的例子,16年入学的清华MBA,08年左右的清华本科毕业,一直在外企做咨询,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丁点儿也没复习,真题都没看。就这种人,还拿了入学成绩排名的奖学金,你服不服?我反正服,因为我知道,学神就是学神。
再以本人这个学渣为例,在读MBA,17年第一次听说MBA,下载真题做了一下,在此之前已经10年没碰过数学这两个字了。结果,除英语和作文以外的客观题,一共200左右,我得130。19年正式要考了,考前2个周末,花了2天时间看数学公式,1天看逻辑,1天看英语和作文。成绩192。
我一点儿也不为这个成绩而自豪或者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