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安泰MBA备考心得 | 甘婷婷:4年3次申请,3场面试,面试官3次灵魂“拷问”,我却认准了她!

+关注
第三次申请安泰MBA,当我能全面看待自己的优劣势,坦诚面对自己的得与失,我也把面试当成了一次自我剖析和交流提升的对谈。

你的下一站,会前往哪里?

全文约1900字,预计阅读6分钟。

M2112095 甘婷婷

“MBA不就是有钱就能读吗?”

2017年,当我第一次从直系领导口中听说安泰MBA时,脑子里蹦出这句话。这种对MBA的矇昧初印象并非毫无来由,早前朋友也曾约我攻读另一所学校的MBA,当时的我在电视台担任新闻记者,事业顺心资源丰富,因此并不觉有需要。后来目睹朋友因该MBA项目本身问题导致的焦头烂额,更是为他们所付出的不菲学费不值。因此心中默默滋生了偏见。

第一次灵魂“拷问”:非MBA不可吗?

再一次听说安泰,是在和领导一同出差途中。彼时的我虽然工作年限不长,但得益于领导赏识走上了管理岗位,团队下属多是比我年长的同事,虽然没有遇到刁难,但如何通过管理最大化发挥团队力量,成了横亘在我发展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或许是领导看出了我的吃力,主动分享起自己通过几堂MBA课程获取的心得,一颗好奇的种子随着飞机的滑行落进了我心里。

然而,好奇并不足以抵消工作的忙碌,宣讲会都来不及参加的我,生生拖到了2017年提前面试申请期的最后一天才提交材料,面试前一天晚上收到电子日历提醒才想起来第二天的面试,就这样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措手不及”地进了面试间。

起初,当介绍过去和当下时,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当话题触及未来时,我遇到了安泰MBA面试中的第一次灵魂“拷问”,“你关于未来的那些规划,一定是需要读MBA才可以实现的吗?”

我清楚地记得心中咯噔一下,的确,这个问题我自己都没想清楚。具体回答了些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但面试官们认真和关切的神情我至今未忘。当遇到困难时,MBA是救命稻草吗?我的选择,是因为自己需要,还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

借着这个问题的启发,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优势和期待,在当年度实现了一次职业转换和晋升。也因此,和安泰的故事暂时停在了2017年度。

第二次灵魂“拷问”:MBA是避风港吗?

2019年,当我再一次站在安泰经管学院门口时,我终于可以对两年前的灵魂“拷问”给出肯定的答复。学历和多元管理技能都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满以为带着这个答案前来的,是一个对未来有着全然清晰规划的自己。直到面试官问出,“现在的工作发展势头很好,你对现状也比较满意,为什么要放弃工作来读全日制MBA呢?”

第二次灵魂“拷问”又触及到了我试图回避的问题,我自问:如果只是因为需要,那大可以选择非全日制,选择脱产,我是不是以“专注”之名行逃避之实?当我坦诚面对自己时,答案自然浮出水面:当下我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学历和管理,做决定之所以难,选择之所以让我们眼花缭乱,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没有想清楚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得益于这次自我剖析,我做了一个职业发展中的重要决定。也正是这两次塞翁失马的面试经历,让我开始真正认真对待起申请MBA这个决定。2020年底,同样是最后一批提前面试,但人生经历和心态相较于三年前已全然不同。

第三次灵魂“拷问”:MBA不只是单向审视

第三次申请安泰MBA,当我能全面看待自己的优劣势,坦诚面对自己的得与失,我也把面试当成了一次自我剖析和交流提升的对谈,沟通过程前所未有地放松和顺畅,评委老师们也不吝表达了肯定。本以为这次面试就要这样平静愉快地结束了——此时当我穿过时光回看,依然对那一刻的“意外”充满感恩——面试官在英语面试环节最后主动提出要给我一个建议,简单几句话,时至今日我依然铭记于心。我想这段对话的影响,甚至将远远超出这场面试本身的意义,也将贯穿我整个学生生涯的始末。至于具体说了什么,就让我先把这宝藏珍藏起来,如果你好奇,就考进来当面问我吧!

珍贵的是,当这位面试官在面试结束前再次拿起话筒时,我不过是一场常规面试中的一位普通申请者,老师本可以不必花心思提建议。但那一刻他的灵魂“拷问”所带来的意外之喜,却让我对安泰MBA有了新的认识:从面试这一刻起,安泰所希望呈现的,就不只是带着审视目光的单向“挑选”,而是希望帮助每一位面试者通过对谈,对自己和未来都有更清晰的规划。

接下来需要应对的笔试、学习等挑战,其实都只是过程,而非终极目的,我们通过这个渠道去与优秀的面试官、老师、同学相遇,每一次交集和对谈,都可能有醍醐灌顶的启发,而这一切的起点,是你剥离掉强烈的企图心,放下急于求成的焦虑,充分打开自己,敢于暴露缺点,也乐于听取意见。

就这样,借着第三次灵魂“拷问”所带来的能量,以及国家线预录取的面试成绩,我结合自己的优劣势规划了有限时间内的复习计划,从11月30日出面试结果到12月26日考试,每天下班后的两小时和周末,是我所有能抓住的时间了,只能有所取舍。我并没有从基础知识开始全盘补起,而是通过高频题目来反推自己的知识漏洞,然后进行针对性恶补;这个阶段尤其需要放平心态,担心无益, 三场面试,三次灵魂“拷问”,三段职业跃迁。回忆这段经历,我突然想起日本设计大师山本耀司的话:“自己”这个东西往往是看不见的,你要撞上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我想,撞上安泰,我是撞了大运了。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