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496万,史鹏便是其中之一。
在新闻里铺天盖地的都是毕业和待业人数创新高报道的喧嚣声里,他踏上了南下的火车,来到广州寻找成长的机会。
相较于同龄人,史鹏是幸运的,拿到了市属国企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入职通知,成为了一名会议销售代表,虽然当时的他,连会议管理到底需要管什么还没弄明白。
既不是营销科班出身,又没有会议管理经验,低起点使得史鹏更努力地提高专业能力。于是,自行恶补各种营销管理知识、参加IAPCO等各种会议管理培训成为了工作之外的主要任务。
这个阶段的专注,让史鹏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工作能力。期间,史鹏负责了亚洲能源论坛,一方面让他建立起对大型会议筹组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深化了实践能力,为后续的跃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009年,史鹏调任至岭南集团,先后负责集团大客户管理、品牌及市场研究、投资项目开发管理工作,实现了从一线销售管理向集团营销策略管理的升级转型,并建立了投资市场分析和商业模式研究的能力。
2011年,史鹏作为岭南集团首个对外投资项目的总监,被派往湖北宜昌工作。在风景如画的清江画廊,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成长方向、思考自己想过一个怎样人生。
2013年回到广州后,恰逢广州市与世界城地组织、世界大都市协会筹办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简称广州奖),得益于丰富的大型会议筹组经验,史鹏成为广州奖办公室运营总监。在此期间,史鹏开始海量研究全球知名会议及奖项运营,更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3R亚太绿色环保论坛等全球会议。自此,史鹏驾驭会议管理和运营的能力得以快速提升,而在亲眼目睹了博鳌的会议信息化运营系统对会议管理效率的极大提升后,史鹏燃起了对会议信息化的兴趣、开启了研究和探索,这也成为他日后创业的方向。
史鹏一直很喜欢《阿甘正传》中那句经典的台词:“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源于对“下一颗”的好奇、对开启不一样人生的憧憬,史鹏离开来别人眼中的“铁饭碗”,于2015年4月创立了以会议信息化服务为主业的“会议之家”,走上了跌跌撞撞又披荆斩棘的创业之路。
“创业的挑战,对我来讲远比想象中要大得多,如果说‘打工’是负责一台机器局部的运转,‘创业’就是要自己从零开始构建一台机器。”史鹏说到,“从建立团队到整合资源,从产品规划到技术开发,从业务拓展到企业融资,每一项都可能是导致失败的巨大挑战。”
2016年底,由于底层数据架构的问题,“会议之家”平台需要重构,业务由此遭遇了巨大挑战。面对创业以来的遇到的首个重创,整个团队几乎陷入崩溃的境地。
幸而,铂涛集团在此时向“会议之家”伸出了橄榄枝。“会议之家”受邀入驻了铂涛集团的孵化器,还启动了投资论证。虽然这项投资合作最终未能如愿,却给成长中的“会议之家”团队打了一剂强而有效的“强心剂”。
“在这之后,‘会议之家’还经历了两次可以称得上‘灭顶之灾’的困难,公司一度只剩下三个人,但相较于第一次冲击,后来的心态平和了很多。”史鹏回忆说。
心态的磨砺,于史鹏来说,正是6年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成长之一。
“经历了6年的创业过程,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能够以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各种“不确定性”,开始更多发现并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幸福和美好,比如亲情、友谊、健康等等。”
而成长的第二个方面,便体现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从管理者升级为企业经营者,需要学习的内容变得更为广阔和复杂。企业的全面运营管理、企业投融资、商业模式创新……对于知识的渴望,让史鹏萌生了强烈的读MBA的欲望,也由此与华工MBA结下不解之缘。
在创业的过程中,史鹏还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或许实现梦想、创造价值不一定非得“创业”。
想要把一件事情真正推上成功的巅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果自身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或者笃信自己有准备的能力,外部情势也可给到相应的助力,“创业”可谓是顺势之选;如果身边存在既有的平台,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去到这样的平台工作就像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拥有更充裕的资源、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未尝不是一种更合时宜的选择。
正是在这个“新想法”的利导下,2021年初,史鹏回归了“职场人”的角色,成为安利中国营销人员赋能中心高级经理。
“创业”与“打工”只是从业的不同形式,两种不同的经历都给史鹏带了无可替代的体验和成长。
史鹏时常自问:经历了人生的磨砺和起落之后,我是否还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和创造价值?我离梦想和更好的创造价值是否更近了?在他心中,直到现在,都是确定无疑的回答。
来自校外导师的建议
■ 您目前从事的是最具讨论度的数字营销的工作,您认为数字营销与传统营销有何差异?数字营销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养成或修炼这些素质?
无论是TO B还是TO C,企业的营销场景都在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基于移动互联和社交关系的营销生态是思考一切商业模式不可忽视的前提,在此过程中,营销决策和数据管理机制必须改变。
过去,企业营销决策和数据分散在各个职能单元或渠道部门,企业缺乏集中数据管理和全方位顾客视角,导致无法实现深入洞察顾客,提升顾客终生价值,扩大顾客钱包份额,实现交叉销售和向上销售。
在数字时代,由于客户消费场景化、渠道多元融合化、服务和产品一体化、品牌传播实时化,企业就必须打通研发、营销、销售和服务,以顾客价值为核心带动公司的销售收入与利润增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无论营销如何变化,营销战略的本质有三点是不变的:需求管理、建立差异化价值、建立持续交易的基础。
从上不难看出,数字营销从业者需要成为具备营销和互联网思维、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要成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自学掌握系统的营销理论体系和营销变革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多进行案例的研究,尤其是数字营销失败案例的研究,会得到很多有效的“避坑”策略。
■ 在3M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事着或希望从事营销相关的工作。对于他们的择业与就业,您有怎样的建议?
营销部门是每个企业不可或缺的组织单元,所以营销人才的就业机会也是非常广泛的,但这一广泛性,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广泛很多时候就很难深入其中,但营销如果不能深入行业的底层去挖掘,肯定是无法整合最优质的资源为用户提供价值的。
所以我要为营销领域的师弟师妹们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议就是深入行业中、深入用户场景中,有针对性的研究细分行业内的营销,把广泛的资源和知识用于提升你所在行业的用户购买及消费体验上。
守得住,方能走得远!
史鹏
安利中国营销人员赋能中心
高级经理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7级MBA校友、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校外导师,曾任职于广州⽩云国际会议中⼼、岭南集团、广州市⼈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15年,创立以会议信息化服务为主的迈沃整合营销(会议之家),担任总经理;2021年,任职于安利中国营销人员赋能中心,担任高级经理一职,全面负责公司创意与活动赋能部门各项工作。
关于“启明星”校外导师项目
MBA/MPAcc/MEM“启明星”校外导师项目,于2016年9月启动,旨在搭建起学员与优秀校友、行业大咖的互动平台,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培养中,为在读学员提供与真实职场无缝接轨的有效指引,让华南理工大学MBA/MPAcc/MEM项目时刻保持活力,成为华南经济圈校企对话的引领者!
项目启动以来,已有超过800名企业精英申请加入“启明星”项目。在项目过程中,导师与学员、与高校之间互补共赢,共同搭建起产学研交流互动的平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硕神州”(即作者为专硕神州;下面的来源也是同样的道理)、“来源:MBAHOPE”、“来源:EMBAHOPE”、“来源:MEMHOPE”、“来源:MPAHOPE”、“来源:MPAccHOPE”的所有作品(或者专硕神州用其他转悠名义发布的作品),均为专硕神州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硕神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来源于专硕神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或者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yes@zhuanshuocn.com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