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华南理工大学MPA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报道我院MPA优秀校友万青的先进事迹

+关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报道我院MPA优秀校友万青的先进事迹。万青校友也获得了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工作小组的通报表扬。

校友事迹

10月18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报道我院MPA优秀校友万青的先进事迹。

文章以《万青:当好粤黔东西部协作的“螺丝钉”》为题,报道了我校万青校友在贵州毕节脱贫攻坚一线奋斗的经历,他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勇挑工作重担,将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消费扶贫等先进工作理念带进贵州毕节,积极对接前后,助推“粤资投黔、粤客游黔、粤进黔菜”,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当地勾勒出具有活力的”广州帮扶模式”,他始终以实际行动发挥着榜样力量,赢得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由于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万青校友也获得了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工作小组的通报表扬。

全文如下:

万青

当好粤黔东西部协作的“螺丝钉”

人物名片:

万青:1987年生,江西人,广州市工信局干部。2019年12月至今,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任粤黔协作工作队综合部副部长,曾挂任毕节市工信局办公室副主任,担任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毕节组产业部部长。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庭生活很困窘,特别能体会贫困老百姓生活的艰辛。现在作为一名广州市公务员,有机会参与到贵州的扶贫事业中来,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

万青(图右)在越秀200万生猪养殖项目开展工作

2019年12月,在征得单位领导同意后,万青被选派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挂任毕节市工信局办公室副主任,担任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毕节组产业部部长,负责产业招商、消费扶贫、扶贫车间和旅游协作等工作。

“家里人最开始是很反对的!”万青回忆道,来贵州开展扶贫工作,无疑将压力全都留给家人,孩子还小,这样的想法看起来是有些“自私”的。“当我把自己的经历、理想等和家人反复沟通后,他们最终还是选择支持和鼓励,这也是我能够坚持这么久的原因之一。”

来毕节之后,工作很忙,事情很多,万青基本上是“5+2”“白+黑”的状态,也只有回广州对接工作时,才能顺路回家看一看。

“儿子才上幼儿园中班,我能感受到他对我每一次回去时的开心和离开时的不舍,尤其是在他这个年龄阶段,需要父亲更多的关爱和陪伴,我亏欠他很多。”拿出手机里的照片,万青沉默了许久。

回想起儿子,万青脑海中依然挥之不去初入毕节时的情形。

毕节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在基层调研工作中,万青深切感受到当地基层干部的苦干实干精神,大多数群众对国家政策是感恩在心的,他们很渴望早日脱贫致富,也期待在政府的带领下早日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2019年12月下旬,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万青抵达毕节后的第一项工作,便是跟岗学习,配合上一轮干部准备考核事项,并全程参与考核工作。考核结束后,迅速与上一轮帮扶干部进行工作交接,可谓是以百米冲刺速度适应新的岗位和工作。

万青携带医疗物资返回毕节

刚接手工作,万青便马不停蹄拜访毕节市商务、投资、农业、海关等几乎所有相关业务部门,到各县(区)实地调研援黔企业、扶贫车间、产业园等情况,了解毕节产业扶贫政策、营商环境等。2020年初,又陪同工作组领导,拜访广药、越秀、广建等企业,与相关负责人建立工作联系,为后期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也是万青开展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万青紧紧围绕协作共建现代农业产业产供地、黄金旅游休闲目的地、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地,主动对接广东后方企业,助推超盈服饰、铭丰包装、明月手办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毕节。

为解决疫情造成的农产品滞销等问题,万青带领工作队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广州直播电商优势,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探索出了一条“产品带动产业、产业带动企业、企业带动脱贫”的帮扶新路子。

在毕节3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纳雍、赫章和威宁开展了专项消费扶贫行动,逐渐勾勒出了消费扶贫的“广州模式”。通过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做强平台消费、做大组团消费、做全链条消费、做优品牌消费、做活新型消费。2020年以来,帮助采购、消费毕节带贫农特产品34.35亿

万青(左三)在超盈服饰七星关区车间了解项目投产情况

“帮扶工作虽然很艰辛、艰苦,但我从没想过打退堂鼓。来这里度过三年,是一段美好的经历,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万青坚信,这种历练会让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从容、坚韧、坚强,也非常期待蜕变后的自己。

万青的帮扶工作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每一项工作取得成效的时候,贫困群众脸上洋溢着笑容的时候,都是我前行的不竭动力。一切都来之不易,我希望能够成为粤黔东西部协作一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把工作夯实钉牢,也把粤黔协作的动人的故事讲好。等孩子长大一些,我要把这段经历和故事讲给他听,让他替爸爸感到骄傲,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今,万青在贵州参与东西部协作工作快两年,他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勇挑工作重担,在贵州大地上挥洒汗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来了贵州就是“贵州人”,他努力学说当地话,也会唱当地歌……

走过千万里路,唱一曲《水西谣》,毕节江之头,广州江之尾,同饮一江水,续写山海情……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