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华南师大MPA代表队斩获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快来听听他们的比赛心得!

MPAhope

2021-05-13 05:48:02

+关注
​近日,华南师大MPA“颜值巅峰队”于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挺进32强,入围决赛,斩获一等奖。

近日,由华南师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颜海娜老师、于刚强老师指导,吴泳钊同学带队的华南师大MPA“颜值巅峰队”于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挺进32强,入围决赛,斩获一等奖。 

接下来,进入访谈环节,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队伍成员们的宝贵经验和比赛心得吧。 

一、吴泳钊 

1、请问师兄当初为什么选择“数据赋能河长制”这个主题参赛? 

数据赋能河长制是一个“新老结合”的领域,河长制自2016年全面推行起就备受关注,如今2021年,治水初见成效,要与以前的“治水”有所不同,就需要用新的数据治理视角切入。另外在颜老师、于老师等老师们的指导下,从上一年7月份开始到处调研,几乎半年时间浸泡在治水中。可以说“数据赋能河长制”的研究主题是应运而生的。 

2、请问师兄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个问题,如果用我们的研究问题进一步延伸,也许可以把数据“缚能”用在其他领域。 

3、请问师兄您认为一份优秀的案例报告应具备哪些特点?又该如何撰写?主要是冲突点要强,其次是故事性要多,再次是问题提出要“小切口大问题”。 

4、在32强研读寻找对方案例弱点时,你们的思路是什么,教授们是如何援助你们的? 

金牌天团教授们的全力帮助那是价值连城的,难以一一道来。主要集中在案例的研究问题是否具体,研究方法是否规范,案例是否有张力,理论是否科学,分析框架是否合适等。 

5、当得知获一等奖时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还是很高兴的,很感谢金牌天团教授们的指导和帮助,也非常感谢中大张书维老师和张子露同学的助阵支持。当然,得知差0。14分获得特等奖后,会有一些遗憾,期望后续华师MPA再接再厉! 

华南师大MPA代表队斩获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快来听听他们的比赛心得!

二、张恒、李超 

1、请问师兄在现场发言时,有哪些环节令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张恒:自由辩论环节吧,因为我们准备的比较充分,每个队员都对案例非常地了解,赛前都已经预测到了对方会在哪些内容上向我们发难,思考了如何针对性的回应,对方一直在跟着我们的节奏走,整个局面都在掌控之中,显得游刃有余。 

李超:现场发言时,特别是等到第一轮的自由辩论一开始,发现台上没那么可怕,在强大的后援团支持下,台上所有的情况都准备到了,那一刻真的是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请问师兄在现场发言时,是否有一些经验可以向我们吗? 

张恒:赛前准备的越充分越好,要言之有物;不要紧张,可以准备题卡但不要背稿,注意与评委之间的眼神交流,展现出自信的一面,也能让自己比较放松。表达方面:谈吐清晰,声调抑扬顿挫,表达有节奏感。 

李超:经验啊,从教训上说吧,我感觉自己做的不好的就是礼仪表现不太好,在台上应该少点小动作,坐直一点;表现好的方面说,脸皮要厚,不管对不对勇敢地讲,不要怕看评委和对手,另外发言要简洁一点,讲实话,多从自己的体会上联系案例。 

3、在得知比赛成绩后,您最想感谢的人是谁?为什么? 

张恒:我最想感谢的是指导老师们,他们在整个大赛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后勤保障,特别是比赛前一天晚上,导师们还陪着我们打磨案例文本和PPT、模拟现场演练,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一直到凌晨一两点。最后一刻还排除了一颗“地雷”:我们的演讲PPT上打上了学院的名字,如果现场出现了是会直接取消比赛资格的,真的非常惊险。 

李超:最想感谢的有很多人,我们的后援团,华师老师天团,还有我们的队长吴泳钊,比赛前一天,老师们一整天帮我们看案例,群策群力,坐在旁边真有点看华山论剑的感觉,真的是一位老师一个角度,每个角度都都干货,受益匪浅,特别是于刚强老师陪我们到一点,亲自示范还帮我们改稿,真的是又厉害又努力;我们的吴队干最多的活,睡最少的觉,比赛前一天2点才睡第二天7点起,上台后又是自信满满,全场最佳辩手! 

4、在现场时的诗词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加入诗句呢?您认为效果如何? 

张恒:很多是周谭老师自创的,还有一句是引用。诗词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还显得演讲文采斐然,周谭老师简直是“当代李白”,诗词对我们的演讲内容总结的特别深刻,不需要刻意去背,自然而然的就朗诵出来了。诗词是神来之笔,刚开始我还有一点紧张,朗诵完诗词后完全就放开了,越来越顺畅,现场效果非常好。 

李超:这次的诗词都是周潭老师的作品,古有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今有华师天团老师周潭,见到案例有感而发,写出了一首首诗,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用ppt摆出来就能帮助我们拉近和观众、评委们的距离。 

5、请师兄谈谈对于此次参赛的经历的收获。张恒:本次参赛真的是收获很多,没有想到会有机会站在这么高的舞台上,与来自全国高校的精英们一决高下。主要有三点收获,一是完成了自我突破,包括第一次做案例分析,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大赛决赛、第一次参加辩论赛等等,都是对自我的再认识和新突破;二是丰富了经验,为了这次比赛,我们精心准备,查阅各种资料,研究案例,真正将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是一次难得的总结提升;三是收获了友谊,我们团队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从事的工作也各不相同,因为“颜值”聚到了一起,在参赛过程中相识,团结一心,并肩战斗,尽全力去付出,建立了革命般的友谊。 

李超:比赛前我挺紧张的,毕竟也没参加过辩论赛,作为二辩我的分工是不断地攻击对手,没啥信心,但上台后感觉突破了自我,一开始也挺紧张的,自由辩论开始,对方问的问题都在我们团队准备的范围内,我左右两边的吴队和恒哥都镇定自若,游刃有余,就被他们带动起来,等到对方回合的时候,就开始不断地问对方问题,有点辩论赛队员的感觉,下场的时候还想再打一场,感觉突破了自我。 

三、陈亮 

1、请问师兄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准备比赛的过程其实是紧张且比较枯燥的,真要说有趣的故事,应该是在海口队员聚餐时,一个队员勇敢地和迈出了第一步,和一位女生在撸串店里玩起了街机游戏,希望后续能有更加多有趣的故事哈哈。 

2、请问在案例打磨的过程中,师兄有什么心得体会?在案例打磨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学院对于本次案例大赛的重视,学院派出了强力师资帮助我们打磨案例,完善各位队员的发言底稿,准备上场的辩论弹药。在一开始与友校的友谊赛上,我们的表现是比较糟糕的,但是通过一番打磨之后,最终,队伍的现场辩论效果令人满意,这也让我对学院老师充满信心,相信学院在下一届也能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3、优秀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可以谈一下你们对团队配合的心得吗? 

我理解的团队配合就是队员和老师各司其职。各位指导老师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智囊天团”,在分析双方案例时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丰富的理论见解,是我们队伍取得好成绩的磐石。各位队员分别负责好场上、场下、后勤、预备等各项任务,使得我们对于整个比赛过程都比较有把握,队员们在场上的表现也会更加自信。 

4、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总结您的参赛经历,您会说什么?我想说,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5、请问师兄,在参加此次比赛要注意什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海南大学的线下比赛强度非常高,我们队员前后3天大概一共睡了13个小时左右,听说有的队伍休息时间更少,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能无法顺利支撑到上台比赛,还好我们都还比较年轻哈哈。 

正如华罗庚所言:“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本文来源于华南师大MP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