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上海抗疫与十四五规划思考”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MBAhpoe

2021-04-22 03:55:39

+关注
2021年4月17日下午,“上海抗疫与‘十四五’规划思考”主题论坛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年4月17日下午,“上海抗疫与‘十四五’规划思考”主题论坛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EMBA中心主办,同济EMBA医疗健康产业联盟承办。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施骞作开场致辞,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主任徐勤主持,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丹丹担任主讲嘉宾,线上线下约一千五百名师生参加。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眼下全球抗疫形势仍难言乐观,中国抗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0年冬季,上海更是通过快速防疫响应与精准防控迅速结束了零星病例的传播,跑在了病毒的前面。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根据2020年年底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将实施“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规划,医疗健康是中国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主持人徐勤借此引出本场论坛主题:新冠肺炎警醒了我们,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国家和社会都必须以民众的健康为基础,每个老百姓的健康必须被放到与国家经济、文化和科学等同样高的位置上来认真对待。希望在“十四五”之际,通过本场论坛,对上海抗疫的举措与成果,以及“后疫情”时代不断变化的发展方向产生新的思考与讨论。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上海抗疫与十四五规划思考”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施骞书记代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对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本次论坛的主讲人赵丹丹副主任表示感谢。他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两个百年规划的承前启后阶段,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十四五”时期,必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发展、新要求,未来卫生健康工作建设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这也是医疗健康产业全面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机遇期。而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人口接近2000万,也是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口岸,更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风向标。自疫情发生以来,为推动经济回暖,城市复苏,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资等政策,从抓好疫情防控不放松到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上海不失时机加快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较早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复市,经济企稳回升,持续向好。上海之所以保持安全和稳定,整座城市之所以快速重现活力和繁华,都离不开其后发人深省的制度和治理优势。

施书记回瞻到,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立的 “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也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历经百年沧桑后,来自上海以及武汉第一线的同济医院的医生们,在2020年疫情期间,肩负 “同心同德同舟楫”的使命,不忘“济人济事济天下”的初心,冒着危险,毅然奔赴战疫第一线,成为每个“同济人”心目中的榜样。施书记还指出来自各行各业的同济大学EMBA企业家校友也纷纷通过捐赠和一线建设,为战疫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负 “同济人”,不失“同济心”。可以说,同济大学和医学有着世纪之缘,同济大学EMBA和医疗行业情结至深。同济EMBA医疗健康产业联盟在上海成立之际,施书记对广大同学及校友们赋予新的期许,希望大家通过这次赵丹丹副主任的主旨演讲能够有所收获,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起步之年,迈好更加稳健的第一步,实现一个良好开端。希望同济EMBA医疗健康产业联盟能够聚势合力,担负起社会责任,推动和促进同济EMBA乃至上海的医疗行业健康发展,更加专注专业、更加协同协作、更加善作善成。身怀仁心,立足平台,携手共进,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在主旨演讲环节,赵丹丹副主任首先分享了上海阶段性抗疫的心得和体会。从道口检查的检测关卡到随申码的建立,赵副主任为大家详尽地介绍了上海防疫和支援武汉过程中的亮点和挑战。在疫情最严峻期间,上海累计派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49名,其中整建制的医疗队共9个批次,1602名医务人员。在本次“援鄂”行动中,许多群众纷纷主动申请入党,自愿参与“援鄂”组队,党员同志在疫情期间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本次上海的支援行动借鉴了非典的经验,为救助的医护人员配备了心理医生,为他们在高压之后继续健康的回归日常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赵副主任总结到:指挥系统的协调力和执行力是打赢武汉保卫战的关键环节;物资保障的及时性和充足性是打赢武汉保卫战的前提条件;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打赢武汉保卫战的精神支撑;党组织的引领性和人民性是打赢武汉保卫战的政治保证。可以说,上海市医护人员的无私付出为武汉抗疫第一线之战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上海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及时周到的支援行为也体现了这个国际化都市的胸襟和一流水准。上海这座四通八达的枢纽城市之所以能够做到相对疫情控制稳定,离不开上海市政府大量的人力和物资投入。

在第二部分,赵副主任分享了上海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规划与发展。“十三五”以来,上海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出台实施一系列规划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各类规划政策对疫情防控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上海市政府更是连续出台了多项健康服务业的政策,目前上海医疗机构实现15分钟可及,服务区基本达到全市覆盖。赵副主任提出,即使现今中国的平均寿命有所提高,政府仍在为“健康寿命”而努力。上海城市的人口高密度结构也为开展医疗服务增加了难度,目前上海千人口医护人员数虽然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与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相比,医师工作负荷还较高,护士配置存在一定缺口。经过持续努力,近年来上海市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以实现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上海出台了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上海市卫健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等举措,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以“老、小、远”为重点,补短板、强基层。赵副主任表示,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中,上海卫健委正在向着全面完成“医疗付费一件事”、“出生一件事”,打造就医付费“上海方案”,实现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脱卡就医”“信用就医”全覆盖的目标努力,通过公共服务事项接入“一网通办”,真正地实施简政放权。同时,以完善现代医院治理机制来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针对医院的成本控制,降低市民的医疗费用预算,上海卫健委还将出台深化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前改革方案的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次论坛中,赵丹丹副主任也向大家分享了“十四五”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诸如医患之间如何建立完全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运行系统中如何达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以及精神卫生健康方面的医护资源紧缺,如何推进传承创新,打造中医药高地等都是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同时,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控制对城市治理能力的要求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想的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是最好”,赵副主任引用拿破仑的名言借以表明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是需要真正落到实处的。“十四五”时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化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期,也是上海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开局之年。因此,卫生健康日益成为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上海这座城市将建设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高品质健康服务体系,以达成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和全球健康城市典范。最终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最后,赵丹丹副主任以罗曼罗兰的名言:“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两盏灯,一盏是希望的灯,一盏是勇气的灯。有了这两盏灯,我们就不怕海上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作为本次主题报告的结束语。医疗健康卫生改革虽然艰难,但他将和千万医护人员以及卫生健康的先行者一起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去实践、去实现。

(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MB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