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MPAcc如何择校?这份攻略指南请收藏

MPAcchope

2022-10-10 02:05:31

+关注
择校决策分为2块,一是了解自身,二是了解院校,缺一不可

今天我们侧重于聊聊怎么了解自身实力,以及择校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了解实力

清北复交、两财一贸、华五、C9、985、211、双一流固然是好,但每年招收全日制的容量毕竟有限,不能因为主观情感上对某所院校的钦慕,就盲目冲刺,还是要把目标定在够得着的范围内。

具体来说,可以用真题卷、模拟卷计时模考,在Excel中记录自己的客观得分,取平均值、中间值,初步判断自己的客观水平。如果有机会参加公益模考,也可以试试,通过与他人的对比得出自己的相对水平。

提醒:

真题卷,第一轮建议不要按照知识点分类来刷题,而是先拿来做套卷模拟,严格计时,记录自己的客观题水平;第二轮再按照知识点、题型总结,查漏补缺。

模拟卷,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在真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不失为保持手感和检验实力的好工具,如果对于解析答案有所怀疑,可以先去网上搜搜相关讨论,没有的话就不必理会。

有同学会问,主观题得分怎么判断?有三种路径:

一是对照网上流传的水旱区分数表,按照地区平均分赋分;

二是参加某些公益模考,请机构帮评分;

三是如果有报批改班,按照批改班的给分情况赋分。

以上,是了解自己初试水平的重要方式。

择校考虑因素

招生计划及历年分数线

所有同学都会关注这个因素,不再赘述。

仅提醒3点:

一是关注招生计划波动。大热的学校突然缩招或冷门的学校突然扩招,要保持关注。尤其是后者,很多同学早期在确定备选院校时,因为某个学校招人太少已经直接排除了,所以即使它现在扩招了,也没有关注到。建议对着院校清单,再好好捋一遍,有没有自己没关注到的盲区。

二是注意水旱区。不同省份的主观题给分差异很大,不能横向对比。

三是关注新增和异常院校。新增院校从历史数据来说,分数线相对会低一些,但也不能保证后续是否还会如此异常院校指的是上一年度分数线异常高或异常低的院校(看最近3年的分数对比)。异常低比如北大审计,去年230的分数线爆冷,今年大概率会有很多冒险型选手冲刺。

复试内容及录取率

复试有几门参考教材?

复试的考核形式是?抽题回答还是双向交流?是否需要提交个人简历、个人陈述或制作PPT?

复试的考核内容是?对专业课的考查仅限于课本知识还是重在灵活运用?对个人经历的考察仅限于自我介绍的陈述,还是会深入挖掘?

复试进面比例如何?初试复试分数权重如何?

提醒:

如果个人经历还不错的,尽量选择考察综合素质的院校。

如果表达能力还不错的,尽量不要选择纯抽题式的院校,运气成分大,很难发挥自己。

反之同理。

职业规划及就业情况

专硕以就业为导向,各种专业、院校排名,都不如就业数据有说服力。所以在选择报考院校时,要先关注下目标院校的就业报告,有些学校会精确到学院甚至专业,有些学校会把工资水平列出来,非常直观。

院校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的匹配性非常重要,主要有3点:

一是本地就业便于实习,很多就业机会可以通过长期实习转正;

二是便于积累校友资源,校友资源一般集中在院校本地,比如在浙江,几乎遍地是浙大、浙财等省内高校的校友,大家拉拉家常,无形之中拉近距离;

三是就业认可度提升,很多院校在区域内就业质量很好,但出了这个区域,市场认可度不及当地名校。比如明确在武汉就业的话,可以考虑中南财,而不必需跟北上广的头部名校一起卷;如果就业地区不明确,尽量选择一线城市,实习机会多很多。

有无退路及承受能力

退路分为现实存在的退路和心理上的退路,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眼下是冲高还是保低。

现实存在的退路,主要是秋招春招offer(不论好坏,找到一份工作还是可以的)、留学offer。

心理上的退路,指的是你是否能够接受二战甚至三战,这意味着承受能力。高收益必定伴随高收益,如果你觉得,不冲梦校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其他稳妥的院校即使录取了也不能让你开心,那么就放心冲吧。如果你觉得重来一年太过痛苦,录取难度和学费一年比一年高,也可以求稳先上岸再说,修行靠个人。

院校层次        

985、211虽然官方说法是取消了,但在市场上还是通行的名校标准。对于有意向进入体制内的同学,要尤为关注目标地区这两年人才引进、选调生的要求,有些地区会明确要求985、211院校,甚至只要985院校。

学费           

学费眼下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但个人建议还是看长远些,它可以成为你择校的一部分因素,但不要为了省钱去报明显低于自己实力的院校。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