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2020级上财iMBA项目iProject商业实践课题:今日之星,明日领袖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2021-12-20 08:14:25

+关注
iProject主要面向上财iMBA在读学生,邀请商业领袖、行业专家作为业界导师一同深入企业,实践研究一个具体商业课题。

iProject主要面向上财iMBA在读学生,邀请商业领袖、行业专家作为业界导师一同深入企业,实践研究一个具体商业课题。为企业管理提供战略转型、品牌影响、组织变革、人才发展、财务金融等方面的建议和方案。

业界导师 冉涛:百森智投董事长

iProject商业实践课题:今日之星,明日领袖

研究思路:

1、人才市场大环境的现状与痛点

2、人才评估模型之间的对比与利弊分析

3、445模型理论与解析逻辑

4、在知名教育集团实战演练践行理论知识

小组成员(2020级上财iMBA在读学员):

傅晓伟、侯立波、罗广华、周翔宇、熊振中、许湧杰、齐潇田、陈佳月

小组成员与冉涛导师进行课题探讨

2020年10月16日,上财iMBA2020级新生入学导向暨业界导师实践课题发布会,我们第一次和冉涛老师会面。这个极具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管理的项目,深受我们的青睐,大家都跃跃欲试奋勇报名,秉承上财iMBA“知行合一,社会担当”,我们也盼望在项目中成长和锤炼,有一天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复合型商业领袖。在这一年的项目中,我们真正认识到,识人用人是一门管理科学,但企业如何识别商业人才,如何通过人才评测工具辨别合适的管理人才,又如何让人才的工作产出最终转化成为企业的商业价值。这是此次iProject小组每位成员带着探索求知的初衷加入到这个项目中的理由。

2021· 我们为这个课题做了些什么?

2020年11月29日,冉涛老师第一次给我们iProject项目小组授课,讲解“四四五”模型理论以及它背后的智慧。

优秀的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成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更多时候,企业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能力,尤其是发现潜在人才的能力。

“四四五”模型的理论和应用是通过人才评估访谈、诊断报告反馈、人才评估模型分享、一对一反馈、招聘流程优化提升,帮助企业人尽其才。在华为17万员工中做了大量的实践,也在国内多个优秀企业5000+人次的人才中做了测评和校准。

那什么是“四四五”模型呢?在这里和大家简要概述一下:第一个“四”,即四层站位,决策层、总监层、经理层、主管层企业打胜仗的前提是队形合理,各层管理者各司其职,在正确的位子做正确的事,任何形式的错位都会造成组织的低效。第二个“四”,即四项关键能力管理者是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桥梁,承载着带领团队持续实现公司商业成功的使命,管理者在战略规划与落地、变革改进、组织效率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四方面均需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才有可能完成组织赋予的使命。第三个“五”,即人才选拔的五项素质五项素质即主动性、概念思维、影响力、成就导向和坚韧性。

根据冉涛老师的《华为灰度管理法》,五项素质的评估结果对应了三类人才分类标准

上财 iMBA2020 级iProject团队“今日之星,明日领袖”小组成员在系统学习完“四四五”模型理论后,在知名教育集团上海总部进行实践,完成各级人才梯队的评估访谈,项目负责人冉涛老师、侯茵助教以及集团高层领导亲临现场指导。

带着对“四四五”模型的理解,我们选择了这家企业进行理论实践,通过四四五模型对企业员工进行实际测评,力求追寻更好的实践应用方式并为企业提供人才发展建议。

面试官是2020级iMBA在读学员,在系统学习后,将能力面试与素质面试分离,以“445”人才模型作为基础,通过行为面试法进行刻意训练,系统性得培养了我们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面试官,展现上财学习的风姿。通过对现有在职人员的访谈和评估,我们对组织进行了人才盘点,对业务整体经营情况与人才现状进行系统诊断。对企业内部的高管、中层和一线员工,以及高潜人才分级别做了分析和结论输出。

针对高管人才需进行人才能力建模与能力评估;

针对中层、一线员工和高潜人才,进行面向未来的能力评估和人才储备,为二代接班转型蓄力。

针对胜任力上“达标”或“部分达标”的员工,加速团队融合,帮助搭建培训体系和内部导师体系。

以上输出,使之能更好面对未来业务的转型、升级。在人才支持上,有更强而有力的管理班子团队和继任者,真正实现人才梯队培养的建设工作。

2021·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收获 ·

iProject项目已历时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过程中,冉涛老师和侯茵助教往返于出差地和上海之间,每次来上海的时间短暂就为了停留一会儿给我们财大学子授课,让我们穿起知识的“铠甲”,在真正面临人才选拔面谈时能更加从容,且对人才面谈的把控越发自信。

这一年,小组的每位成员都收获满满,大家都感慨,我们在自己的职场上和创业路上,在做团队搭建过程中有了更足的底气和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评价系统,而不是像从前一样盲目的通过“感受”来评估人才,最后招进来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胜任或被团队淘汰,大大规避企业的人才选用育留成本。

我们再次特别感激冉涛老师、侯茵老师、王老师,在一次次往返上海亲自授课的途中,在一轮又一轮校准对人才评价的过程中,在一次次深夜开会讨论的头脑风暴中,在论文来来回回修改中带给我们的成长。

最后,希望这个方法能够被更多的人应用在工作中去使用,帮助大家去有效识别人才,给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最大效能。

《学习、实践、探索的一年》

提到我们的团队,真的是一个非常天南地北,海纳百川的小组,说它天南地北是因为我们的学员来自湖南、湖北、江西、上海,我们每周六都会在中山北一路369号相聚,一起学习。说它海纳百川,正是因为我们的沟通时常因为大家不同的工作生活安排不能当面聚在一起,所以我们团队之间也更加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我们小组总共有8个同学,其中有5名同学都有各自的创业项目和公司在运营中,还有3名同学都是带团队的经理。大家都是带着切身痛点,即人才的选用育留的疑惑而来,带着问题学习实践,最终都学有所获。

最后,iProject项目即将迎来尾声,我们也会在12月底进行汇报。希望大家能支持我们的团队!支持冉涛老师!谢谢!

上海财经大学iMBA项目(即上海财经大学-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国际MBA项目),创办于1996年,是最早获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学位教育项目之一,已连续26年招生。同步欧美商学院,采用自主招生制,全面考核学员的综合素质,管理经验及英语应用能力,择优录取。项目采取学分制,无论文写作,毕业后获美国MBA硕士学位,中国教育部学历学位权威认证。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