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知易行难——刘世锦、鞠建东论“共同富裕”如何实现|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

+关注
“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向往,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向往,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为此,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师友沙龙”特别策划“新发展格局 | 聚焦共同富裕”专题讲座,邀请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新倍增战略》作者刘世锦,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为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金融CEO和“一带一路”项目的同学校友做“共同富裕”线上专题分享,并就校友们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教育中心主任李卫锋主持活动。

共同富裕,知易行难

二战以后工业化的历史经验表明,由中等收入阶段转向高收入阶段难度很大,“共同富裕”正在面对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平等带来的严峻挑战。刘世锦主任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差距变化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2008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第二阶段:2008年以后,收入差距高位徘徊或有所下降。收入差距:增效主导,增长并行

提到“收入差距”问题,刘世锦主任介绍了两组概念。一组是“增长型”和“衰退型”收入差距变动,另一组是“增效性”与“减效型”收入差距变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体是属于增效型主导、经济增长接近潜在增长率水平的收入差距变动状态。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驱动了低收入阶层增效增收而使收入差距有所收缩。此后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大体上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对应,表明更多是增效性差距扩大在起作用。

概念一:“增长型收入差距变动”和“衰退型收入差距变动”

“增长型收入差距变动”是指收入差距变动与经济增长同时发生,而且收入差距变动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因。更具包容性的情景是,各个阶层的收入均有增长,只是增速不同引起收入差距变动。相反,“衰退型收入差距变动”是指收入差距变动与经济衰退同时发生。

概念二:“增效性收入差距变动”与“减效型收入差距变动”

“增效性收入差距变动”是指收入差距变动有利于提高效率,如资源由低效领域向高效领域的流动,通过改进激励机制降低成本、增加产出,通过创新拓展新的增长空间等。而“减效型收入差距变动”则指收入差距变动带来效率下降,如腐败、行政性垄断的引起的收入差距效应。增效型与减效型收入差距变动的一个根本性区别,是前者创造社会财富,后者只是在转移社会财富。

中等收入定义:家庭年收入10-50万之间

按照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标准,把3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到 50 万之间的人群定义为中等收入群体,据此测算,2018 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约占总人口的 28%,约4亿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后,中国已经进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第二阶段就是让另一部分人也富起来,带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第二阶段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都要大于第一阶段。

新倍增战略:如何让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一倍?

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目标:通过10-15年的时间,推动这个群体再增加四4-5亿人,总数达到8-9亿人,占总人口的60%左右。

首先,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对扩大内需、提高生产率和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实现倍增的时间都具有重要意义。规模不足或时间拖后都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稳定性。对此缺少认识很可能付出全局性代价。

其次,提出目标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正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之所在。

刘世锦主任认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优先序是“要素第一,生产第二,分配第三”。

要素提升,扩大人力资本,增强做蛋糕的能力;

参与生产,勤劳就业创业创新,直接做大蛋糕;

分配是结果,贡献大了,分的蛋糕也就多了。

至于分配领域,要以一次分配为主,再分配为辅,三次分配再次之。分配要向提升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倾斜。

一次分配:就业优先战略,增加就业,增强素质,增大分配比例;

二次分配:完善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制度,调节收入差距,优先补上低收入群体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的短板;

三次分配:坚持自愿原则,现阶段重点支持低收入群体提升人力资本,如脱贫、教育、培训等。

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一倍这一目标具有可行性。从现阶段我国城乡结构转型、收入增长的特征看,广义上的“进城农民工”是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着力关注的重点人群。

【推动进城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从调查数据看,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进城农民工家庭平均支出强度显著高于农村家庭,但由于无法同等享受城镇户口的相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其储蓄避险意愿较高,使得外来务工家庭平均消费强度与城镇家庭仍有很大差异。应当从进城农民工的这些特点出发,采取针对性强、务实有效的战略和政策,推动更多的/span>

【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战略和政策的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着力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刘世锦主任谈到,在剥去种种社会关系的外衣后,人们之间的能力差距,远没有现实世界中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差距那么大。如果能够创造一个人力资本公平发展的社会环境,将人们的积极性、创造力普遍而充分地发挥出来,公平和效率就可以互为因果,在提升社会公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刘世锦主任提到金融支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三大政策重点:

打通城乡人员、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通道。鼓励农民进城的同时城里人也可以下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真正保护和发展好农民利益;

补上低收入群体在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重点是通过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创业等,缩小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差距;

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更大规模、更为稳定、更高质量发展。低收入群体基本上在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微企业就业,或者是个体户,这部分企业发展好了,才可能收入“升级”。

技术竞争与经济发展

从日本式危机看大国竞争

在讲座的第二个环节,鞠建东教授分享了他对于技术竞争与经济发展的思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追赶中的大国能够赶超领先的大国?美国和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带给我们怎样的经验和启示?

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全球市场占有比例超过80%。后来,美日之间进行半导体竞争,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头部企业进行打压,这样就会在日本企业中形成一种群体意识——不要轻易挑战美国。所以当日本企业在某个行业已经开始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的时候,企业就会主动绕开走,就会主动选择不去挑战。同时,美国还要求日本的市场必须是开放的。所以最后形成了一个结果:在半导体领域里的高科技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手上,日本只是美国一些大公司的应用市场。

图为:日本式危机演变机制

美日贸易摩擦使日本的发展停滞在电子、汽车、钢铁行业,错过了信息和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浪潮,使日本从享受高科技驱动带来的高回报、高增长的循环模式转入资本利得低增长、低收益的循环。现在美国在中美贸易争端里用的手法,与其在美日半导体竞争中的手法如出一辙。如果我国政府不在产业政策上支持这些高科技企业,不能保护我们的企业,那我们也很可能就会落到和美日贸易争端时一样的境地。

如何破局?竞争是关键

鞠建东教授谈到,中美在教育、地区收入差距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想打破美国的限制,在未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弥补这些方面的差距。

教育方面:中国高中及以上受教育人数占比为32%,美国为95%;中国大专及以上人口数占比为14%,美国为60%。

地区收入差距方面:2000年,上海市人均GDP是全国最高,为29671元人民币,是贵州省的10.75倍;华盛顿特区人均GDP是美国最高,为111790美元,是密西西比州的4.82倍。

增强竞争是关键!鞠建东教授提出了3点方向性建议。

1. 限制外国技术垄断:例如要求所有在中国进行销售的企业必须有30%的产品使用国产芯片,不然就需要额外交税。

2. 加强体制内竞争:例如将中科院,变成五个中科院,例如东西南北中科院。

3. 县级经济竞争:例如每个县至少办一个大学,实现农村人力资本的升级。

最后,在李卫锋老师的主持下,刘世锦主任和鞠建东教授开启“圆桌讨论”环节,双方就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教育普及等问题进行研讨。

《新倍增战略》

作者:刘世锦主编

本书围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现有规模,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力、路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识别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人群,提出了以提升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战略。此外,本书还分析了中国整体宏观经济、需求面因素、供给面因素和若干主要产业的运行状况,基于当前经济特点,展望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关于主办方

本次论坛由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教育中心主办。中心旨在搭建以产融结合为核心的企业家与金融家的提升平台,开设金融EMBA、“一带一路”EMBA和金融CEO三个项目,以金融赋能与创新赋能双向驱动,培养面向未来,立足国际的前瞻型金融领袖和新时代新经济的领军者。

关于师友沙龙

自2019年4月第一期以来,“师友沙龙”已经完成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上线下双驱动”的进阶。升级后的“师友沙龙”将全面融合金融、产业和科创师友的智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学术研讨、案例研究和走访实践,全面打造校友新经济生态圈终身学习平台,活动累计覆盖校友及各界人士逾十万人次。

编辑:舟影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