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调查2万家中小微企业后,告诉你“十大发现” | 北大光华大学EMBA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21-12-16 03:49:12

+关注
近日发布了《中国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新特点暨2021年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报告》。报告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晓波等执笔完成。
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组成的“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联盟”,近日发布了《中国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新特点暨2021年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报告》。报告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晓波等执笔完成。

报告追踪访问了广东、浙江、河南、辽宁、甘肃、上海和北京的20150家样本企业,基于企业的生存状态、经营现状,对比历史数据,汇集成调查报告。

十大发现:

1、企业家呈现学历略高,工作时间较长的特点。调查显示,个体户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年,公司制企业家为14年,高于普通人群(9年);个体户工作时长高达71小时/周,公司制企业家为58小时/周,高于国家统计局所统计的企业员工的48小时/周。

2、企业家们相对比较自信。超过70%的企业家对自身的健康情况和生活满意度都比较有信心。近80%的创业者对自己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3、中小微企业经营韧性仍面临巨大挑战。57%的抽样企业无法确认其经营状态,8%的企业退出市场,仅35%的抽样企业可以确认为正常经营。

4、需求不足依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经营困境。有45%的中小微企业认为经营困境主要来源于订单减少。由于中小微企业大部分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扩大内需仍是为中小微企业纾困的有效手段。例如, 在受灾情或疫情影响地区,采取针对普通人群提供一些转移支付,失业保险等普惠性的纾困政策,将有助于中小微企业的复苏。

5、资金压力大是企业面临的第二大经营困境。34%的中小微企业认为现金流短缺是经营的主要困境。虽然有超过半数企业资金可以维持6个月以上,但与去年相比,资金维持在1个月以内的企业占比提升,超过6个月以上的企业占比下降。因此,2021年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约束问题变得比较突出。

6、政策冲击是企业面临的第三大经营困境。20%的中小微企业认为目前经营遇到的困境来源于政策的影响。近12%的企业受到了今年“限电”政策的负向冲击,广东和甘肃受到的冲击最早,相对比较大。

7、面临上述经营挑战,企业家从内在组织经营管理的角度提供两点破解之道。一是创新,二是信心。当然,企业家们也希望能从宏观政策层面获得一定支持。

8、企业的创新活力表现在3个方面。(1)持续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占比从 2017年的38%,提升至2020年的43%。(2)调整供应链布局,逐步向本地供应商和客户集聚。(3)企业数字化转型。采用线上销售的企业比例从2017年的26%,提升至2020年的40%。线上融资也从2020年的2%,提升至2021年的9%。但传统线下银行贷款仍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75%左右的企业之间的交易(采购和销售)采用数字支付方式,仅有28%的企业采用数字支付方式为工人发工资。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在企业中的应用仍任重道远。

9、企业家们对未来企业经营普遍充满信心。根据课题组构建的信心指数显示,企业家们对企业未来经营的产量、新订单数以及雇员人数三个维度上,信心指数都高于荣枯线。但对营业成本的信心相对不足。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影响成本信心指数的主要原因。总体而言,信心指数与2020年相比,略有下降。

10、宏观政策层面,减税减租仍是企业最核心的诉求。39%的企业希望能减税,有26%的企业希望减租,以降低经营成本。与疫情前相比,今年33%的企业家希望获得低息贷款(>2018年的28%),缓解融资约束成为第二大政策诉求。这主要由于2021年中小微企业普遍受到的资金压力较大所致。

这也是2018年以来,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联盟(ESIEC)发布的第四次调查报告。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介绍了调查历史、样本分布与完访企业;二是围绕企业家画像、企业经营挑战与创新、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心和政策诉求等问题,总结出“十大发现”,对中小微企业如何面对挑战给出对策,也对宏观政策提出建议。

*以下内容摘自报告,有删减。

01

2021 年中国企业创新创业

调查(ESIEC)的基本情况

1

// ESIEC的发展历程

2016年,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张晓波发起ESIEC,先后在广东江门、河南等地试点调查。

2017年,在河南16个县开展了调查。

2018年,调查范围扩大到广东、上海、浙江、河南、甘肃和辽宁6个省,以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为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盟,由学生前往企业调查访问,抽样完访率为13%。

2019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加盟,对2018年抽样企业补访,补访企业完访率为1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团队2月、5月通过电话访谈企业,完访率达 29%,充分了解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8月份重新对末端企业随机抽样,补充样本,保证省级代表性,并首次尝试对新抽样企业的电话访问,完访率为6%。

2021年,联盟团队再次追踪和补充访问以往样本,在6省的基础上,加入北京市,采用电话访问+入企访问两种形式,完访率为15%。总抽样样本数 20150家,同时,对搬迁企业或者迁移企业家,也进行了追踪访问。(表 1)

表 1 ESIEC发展历程

注:括号内为剔除异常经营和联系不上企业的完访率

2

// 如何取样?怎样调查?

●项目组如何调研?

2017年课题组在河南预调研,2018年增加到6个省并且入企调查,抽取了2010年至2017年成立的58500家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获取具有省级代表性的6198份全行业完访数据,每年保持追踪访问。

2020年,项目组补充抽样42400家2013年至2019年间成立的私营企业,通过电话进行新一轮调研。

2021年,调查以追踪访问和补充访问为主,追访了2017-2020年全部历史完访企业,补访了2020年暑假调研的拒访企业,同时对2013年至 2019年间新成立的个体户以及北京地区的科创企业补充抽样。

截至2021年8月,项目组搜集了近万家企业和企业家信息,形成了中国较大规模、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代表性的中小微企业调查数据库(表 2)。

●样本筛选和抽取的逻辑

追访样本:样本数10076家,包括2017年至2020年的 完访企业,剔除样本库中已经确定关闭或者2020年两次追访中均无法联系的企业;

补访样本:样本数8839家,包括2020年8月电话调研中的拒访企业;

新抽样个体户:样本数900家,抽取成立于2013年至2019年的个体户样本,每县200家。

新抽样北京科创企业:扩充并入户调研335家2019 年至2020 年间成立的企业。(表2)

表 2 ESIEC中小微企业调查数据发布情况

●调查完成情况如何?

2021年7月和8月,500名访员联系20150家民营企业和个体户,有效样本3733份,完访率为14.8%;剔除联系不上的样本和无效样本,完访率为 23.5%。(表3)

表 3 2021 年 ESIEC 调查执行情况

3

// 如何保证完访企业的代表性?

调查对比了“完访企业的行业分布”与“抽样企业的行业分布”,发现行业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完访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图 1A)。

由于调查以构建区域面板数据为主,包含了早期进入的样本企业,企业存活的年限越久,企业规模越大。2021年样本企业规模和2018年完访样本的比对显示,规模略有偏大(图 1B),说明完访企业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

图 1A 完访企业与抽样企业分布对比

图 1B 基于2018年构建的2021年面板数据

02

中小微企业家有哪些新特点?来给他们画个像

1

// 与普通人群相比,企业家受教育程度略高,

工作时间较长

● 企业家受教育年限(>10年)普遍高于普通人群(9年)。

近8年新创建企业的企业家,受教育水平,和普通人群(9年)对比,企业家们教育水平略高。

图 2 企业家受教育程度

● 企业家工作时长超过53.2-71.1小时/周,高于普通人群47.5-52.8小时/周。

个体户平均每周工作超过71小时,企业创业者57.5小时,企业高管53.2小时,企业员工为47.5小时。可见创业者相对比较辛苦,也更努力,尤其是个体户,真正过着“996”的生活。(图 3)

图 3 企业家时间配置情况

03

疫情反复冲击,中小微企业面临哪些挑战?

1

// 中小微企业的经营韧性面临巨大挑战

34.9%的抽样企业正常经营,7.8%的企业退出市场,57.3%的抽样企业无法确认是否存活(图 4)。这说明,中小微企业经营稳定性略低,生命周期较短,流动性较大。

图 4 企业经营状态占比

调查表明,关心工商注册企业新增数目的同时,需要关注企业的存量数据,否则可能高估了市场活力。因此,制定政策需要结合流量与存量数据来判断,否则会产生误导。

2

// 2021 年中小微企业的三大主要困境

疫情反复冲击,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第一是订单减少(45%),第二源于现金流短缺(34%),第三在于政策影响(20%)(图 5)。这些原因分析,对于企业如何存活并发展壮大,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图 5 企业经营困境的来源

3

// 超半数企业资金可以维持6个月以上,

但是融资问题突出,资金短缺的企业

比例比去年有所提升

52.4%的企业资金可以维持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但是,与去年相比,优惠贷款、降低税费等疫情优惠政策减少后,融资问题突出。一方面,资金不够维持1个月以上的企业占比从2020年的10.8%提升至2021年的12.3%;另一方面,维持6个月以上的企业占比从2020年的57.8%下降至52.4%。(图6)

图 6 企业现金流可维持时间

4

// 近12%的企业受到“限电”政策的负向冲击。

广东、甘肃受到的冲击最早,影响相对较大;其次是浙江、河南、上海和辽宁;北京受到的冲击较小(图7)。

图 7 企业受到“限电”冲击情况

04

企业经营保持韧性的两大破解之道:创新与信心

面对困境,有近35%的企业顽强的生存着,他们是如何保持经营韧性?怎样从逆境中突围?企业家总结了两大破解之道:一是创新;二是信心。

1

// 企业的创新活力表现在3个方面:

持续创新、调整供应链布局、数字化转型

# 不断提升新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活力。

受到疫情的冲击,企业的创新活力明显提升(图 8A)。

细分行业来看,农业、工业和商务服务业增速较快,居民服务业增速较慢。得益于数字技术,商业服务业创新发展较快(图 8B)。

图 8A 创新活力:新产品/服务(左)

图 8B 推出新产品/服务的企业占比(右)

# 调整供应链布局。

上游本地供应商的占比提升(图 9A),说明企业在缩短上下游供应链的地理距离,以降低交易成本。

分行业看,工业和商务服务业向本地供应商的采购比例上升明显,尤其是工业企业,明显向本地供应商集聚(图 9B)。与此同时,下游本地客户占比提升较快(图 10A)。分行业看,工业和服务业向本地客户销售的比例增加较快,农业较慢,其中,服务业下游客户向本地倾斜最为明显(图 10B)。

图 9A 本地供应商占比(左)

图 9B 向本地供应商的采购比例(右)

图 10A 本地客户占比(左)

图 10B 向本地客户销售的比例(右)

# 企业数字化转型明显。

● 线上销售的企业比例从3年提升了13.8%(图 11A),农业和工业提升幅度较大(图 11B)。

图 11A 线上销售企业占比(左)

图 11B 线上销售的企业行业分布(右)

● 2021上半年,近75%的中小微企业采用数字支付形式采购或者销售(图 12A、图 12B),超过了家庭的数字支付应用(49%)。但是,企业发放数字支付工资普及率较低,渠道主要是银行(41.2%)(图 12C)。

图 12A 数字支付:线上支付业务占销售额比例

图 12B 数字支付:线上支付业务占采购额比例

图 12C 数字支付:支付工人薪酬的渠道

● 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步转向数字信贷,但距离数字普惠金融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有9.1%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线上,而49.8%的企业仍依赖商业银行的线下融资(图 13)。

图 13 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融资

2

// 2021 年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心指数

普遍在荣枯线以上。

# 如何准确衡量企业家的信心?依据“企业家信心指数”。

采用采购经理人指数的计算方法,统计企业未来三个月产量(或业务量)、新订单、雇员人数的上升、下降、以及保持不变的比例,得到分项信

心指数,即:分项信心指数 = 预期上升比例 + 预期保持不变比例/2。如果信心指数超过50%,意味着企业家对未来增长的预期超过下降,是对信心的体现。

●从企业类型来看,个体户的整体经营信心明显低于注册企业。

图 14 2021年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信心指数(%)

●从行业来看,规模较小的消费服务业企业在产量、订单数、雇员人数上信心指数最低;制造业在营业成本的预期上最悲观,此外,消费服务业整体信心较低(图 15)。

图 15 2021年各行业的信心指数(%)

●从企业全职员工数来看,规模越小的企业,在产量、订单数、及雇员人数上的信心越低。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规模越大,在营业成本的预期上越悲观(图16)。我们猜测,营业成本相对比较悲观,与今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关系较大。

图 16 2021年不同规模企业的信心指数(%)

总的来看,无论是产量、新订单还是雇工,企业家的信心都在荣枯线以上,然而,企业家的信心指数普遍低于去年(图17)。

图 17 2020年与2021年企业家信心指数(%)对比情况

05

中小微企业有哪些政策诉求?如何应对挑战?

1

// 减税仍是企业家最核心的需求。

企业如何走出困境?除了自我创新的内生发展动力,企业家们希望从宏观政策层面获得一定帮助,最核心的诉求就是减税。2018年和2021年,减税诉求都占据第一位,与2018年不同的是,今年融资成为第二大诉求,这和企业普遍反映的资金压力较大有关(图 18)。

图 18 企业家政策诉求变化

图 18A 2021年的诉求

图 18B 2018年的诉求

2

// 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依然是需求不足,

需要宏观政策给予激励。

综合来看,中小微企业家是相对受教育程度略高,工作最勤勉的一群人。虽然不断面临风险与挑战,但他们仍然充满信心不断创新,努力让企业持续生存。

虽然企业规模小,但“大众创业”的土壤下汇集起来的力量,足以为中国经济韧性发展充电护航。因此,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来讲,制定可以激发中小微企业家们创业以及持续创新的政策十分必要。而在此有一个大的前提,需要保障企业家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此外,由于中小微企业的客户主要是消费者,因此,扩大需求仍是保障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助手。例如:扩大对消费端的财政支持,如在受到疫情或者灾情影响较为严重地区,以增加转移支付或者提高失业保险的覆盖率等,以便带动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带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形成当地经济的内部循环。本次调查报告,对中小微企业而言,也有两点重要启示:一是创业之路荜露蓝蒌,要做好充分的资金与经营策略的准备。二是面对挑战需要有信心,更需要不断创新。

综上所述,需求不足仍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除了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之外,仍然需要宏观政策给予适当的激励。

*2021年调查仍由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联盟执行。

联盟单位包括(按照大学首字母顺序排名):

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光华管理学院,负责人:张晓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负责人:李青、钟祖昌、李唐);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人:王睿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负责人:金泉,李辉文);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负责人:陈斌开)。

*2021年调查报告执笔人团队包括北京大学:张晓波、王冉冉、李炳昭、田楚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徐丽鹤。

张晓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际SSCI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 主编。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ESIEC)调查联盟团队负责人,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PI之一。曾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获得者。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 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猜你喜欢